宋佳上节目说自己小时候被老师骂“笨”配资股网址,她爸妈的反应,搁现在能上热搜。
那时候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,说这孩子脑子慢跟不上。换作一般家长,可能当场道歉赔笑,回家再训孩子“你怎么这么不争气”。但她爸妈偏不。去了学校没道歉也没训她,直接跟老师说:“我们闺女不笨,您别这么说。”
后来宋佳回忆,那天回家爸妈连重话都没说,反而带她去吃了糖油饼。“他们好像根本没把老师的话当回事,就觉得我和别的孩子一样好。”现在她能坦然在镜头前聊“笨小孩”往事,底气全来自这股“被撑腰”的劲儿。
咱们身边太多相反案例。同事家娃数学考70分,她当场把卷子拍桌上:“全班40人35个90分,你好意思吗?”邻居阿姨更绝,孙子练琴错一个音就敲手背,说“现在不狠将来没饭吃”。前几天刷到个帖子,30岁的姑娘说自己不敢跳槽,因为小时候考砸一次,亲妈骂她“你这种废物长大只能扫大街”——这阴影,哪是一句“为你好”能抹平的?
展开剩余64%我有个表姐最近在“改脾气”。她闺女上次语文考85分(满分100),她第一反应是抓过卷子找错题,结果闺女缩着脖子掉眼泪:“妈妈我是不是又让你失望了?”表姐突然想起宋佳的采访,硬把到嘴边的“怎么才85”咽下去,蹲下来问:“这次哪题不会?咱们一起看看?”后来那孩子主动说:“妈妈下次我想考90,你陪我复习行吗?”表姐说,闺女眼睛亮起来的样子,比考100分还让她心跳。
网上有人酸:“宋佳家有钱吧?普通家庭哪敢这么惯孩子?”真不是。她爸当年是工厂技术员,月工资刚够全家温饱。关键是人家打心底里觉得“孩子不是用来比的”。我见过太多条件优越的家长,孩子钢琴过十级要骂“人家早考演奏级了”,奥数拿二等奖要吼“怎么没拿第一”——钱没少花,可孩子眼里的光,早被这些“别人家孩子”给骂没了。
现在当妈才懂难。小区里谁没给娃报过英语班、编程课?我家娃3岁时,隔壁奶奶说“该学识字了”,我连夜翻出识字卡;5岁时,同学都在学游泳,我又咬牙报了私教课。直到看宋佳的采访才突然醒过神:她爸妈没报任何班,她自己18岁就考上中戏;咱们拼命“填”,孩子反而越学越畏缩——到底是“起跑线”重要,还是“我能行”重要?
上周娃搭积木倒了,蹲在地上抹眼泪。我没像以前那样说“再试一次”,而是坐下来跟他一起捡:“刚才那层歪了是不是?咱们把这块抽出来,换个平的试试?”他吸了吸鼻子,真的重新搭,这次搭到第六层时喊:“妈妈你看!我扶住了!”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宋佳爸妈的“不管”,其实是最高级的“管”——他们没盯着成绩,却给了孩子最珍贵的“心理安全网”。
教育这事儿,真不是砸钱报班就能成。你看宋佳现在,39岁还能演20岁的少女,敢在综艺里搞怪,被网友说“演技油腻”也能笑着回“下次改进”。这哪是天赋?分明是从小到大“被相信”攒下的底气。
你小时候被夸得多还是被骂得多?现在当爸妈了,会学宋佳父母的做法吗?
声明: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配资股网址,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,仅供参考。
发布于:贵州省公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